1、上海:外滩和南京路(1 / 1)

加入书签 本章报错

中国百年建筑简史强烈推荐:

中国建筑在其展的漫长过程中,曾不断地吸收外来文化的影响丰ถ富自己。中国建筑汉魏六朝受佛教影响,唐朝受西域影响,元朝时又受欧洲影响。

从样式研究的角度来看,一般把从十九世纪六十年代到二十世纪二十年代看做中国近代建筑史中的“洋风”(折中主义,ecນ1ecticism)时期。在此历史时期,以模仿或照搬西洋建筑为特征的潮流居于主导地位。

他的头衔是著名建筑设计师、建筑教育家、华南理工ื大学建筑学院著名教授。他就是1้9๗o3年7月,生于广东省台山县汶村镇汶村乡的陈伯齐先生。

除去这些响当当的头衔,前๩面我们还说过,他是北京人民大会堂四个ฐ设计者之一。由他参与或主持设计的主要作品还有:重庆浮ด图关体育场,广州文化公园总体规划ฐ及展览馆设计,广州ะ女子师๲范学校规划及设计,广州园林一条街实验性住宅,武汉华中理工大学、武汉水利电å力学院和武汉测绘学校的校园总体规划,中山医科大学校区总体规划,广州华南工学院总体规划ฐ及1号楼教学楼,化工楼等设计。他一生大约主持、参加和指导设计的工程达1oo余项。

1935年下半年,范文照ั游历欧洲,进一步加强了对欧洲文艺复兴和现代主义แ建筑的认识,从而促使他完成了从思想到手法,都彻底转向现代建筑。用很时髦的话说,范文照的现代建筑活动,对现代主义แ思想在近代的传播,起到เ了重要作用。

贝聿铭的早期作品,有密斯的影子。不过他不像密斯ั以坡璃为主ว要建材,他还采用混凝土。像纽约的富兰克林国家银行,镇心广场住宅区,夏威แ夷东西文化中ณ心等,均属这类作品。到了中期,他积累了丰ถ富的建设经验,而且充分掌握了混凝土的性质,因此,他的作品趋向于柯比意式的雕塑感。这个ฐ时候,像全国大气研究中心,达拉斯市๦政厅等,都是这方面的经典之ใ作。

如果提起中国艺术家徐悲鸿,相信大家并不陌生。他既是艺术理论家,也๣是著名的画家。同徐悲鸿一样,梁思成不仅只是研究建筑学,他同时也是建筑师。他的著作有《清式营造则例》、《中国建筑史》、《营造法式注释》、《梁思成文集》;他还参加了中ณ华人民共和国国徽、人民英雄纪念碑等的设计。

在中国近代建筑史上的"自立"时期,中国人的建筑活动居于主ว导地位。主要表现在:中国近代建筑教育兴办,并日益完备;中国建筑事务所6续开业,中国人建筑师逐渐成长,建筑设计活动兴盛;中ณ国建筑团体先后成立,学术活动得以开展。中央大学建筑工程系在中ณ国近代建筑教育中占有重要地位;吕彦直以南京中山陵彪炳史册,基泰工程司作为中国近代建立较早、规模较大的建筑事务所而在全国产生影响。中国建筑师๲学会、上海ร市建筑协会、中国营造学社对中国建筑的设计、建造和研究起到เ推动作用。

二、三十年代的中国近代建筑的历史中ณ反映出了世界ศ上现代主义建筑思潮的影响,同时也反映出了中国人建筑师面对列ต强的入侵而激的民族意识。这两种因素的碰撞、交叉和融合,反映出时代与社会背景对中国近代建筑历史展的巨เ大影响。世界建筑的历史已๐在资本主义的现代社ุ会背景下展,中国建筑的历史却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近代社会中行进;中ณ国人建筑师面对着的是伴随着侵略๓而来的西方现代文化的冲击,他们既要学习、接纳西方แ的现代文化,再认识、继承中国的传统文化,又要把中国传统文化作为抵御外来侵略的精神支柱,始终被一种"民族๣意识"ิ所笼罩。在这种历史情况之下,中ณ国人建筑师付出了艰苦卓绝的努力,使中国的建筑教育、建筑设计和建筑学术活动在二、三十年代都得以展。

2展期:十九世纪末、二十世纪初。

原有旧房基本拆除,新建筑多为ฦ三、四层的砖木结构,样式转以仿西方古典主ว义为主。汇中饭店新า楼(1้9o6๔年)具文艺复兴特征,东方汇理银行(1911้年)、第二代英国总会(1้91้1年)、亚细亚火油公司则仿古典主ว义样式。

3形成期:二十世纪二十年代。

外滩建筑格局基本形成,现代派的影响有所表现,但“洋风”建筑则达到เ顶峰。以公和洋行(pa1้mer&Turner)设计的第三代汇丰银行(19๗23年)、海关大楼ä(1925๓年)为标志;沙逊大厦(1928年)则可看作从“洋风”到现代派的过渡性建筑。

南京路

南京路是从外滩开始,由á东往西延伸的一条上海市区交通动脉。其前身称作“花园弄”,是南京路的东段;后来随着跑马场的西迁而逐渐延伸到泥城浜(现西藏中ณ路),18๖62年正式定名为ฦ南京路。

在初期,南京路两ä旁大多是二层中式木结构房屋;随着外滩的展,外国人开始在南京路上沿街建房。此时的“洋风”样式的建筑比较简单,一般为二层砖木结构,临街做店面,后面做货房,楼上居住。福利公司(1848๖年)是较早出现在南京路上的三层砖木结构建筑。

由á德和洋行(L๶ester,ไJohnson&morriss)设计、1896年建成的工部局市政厅,是南京路上最早的“洋风”行政办公建筑。

南京路上有名的“四大公司”中,建于191้7年的先施公司(德和洋行设计,顾ุ兰记营造厂承建)、建于1918年的永安公司(公和洋行设计,辛和记营造厂承建)基本上仿西方古典主ว义样式;进入二、三十年代,建于1926๔年的新新公司(鸿达建筑师设计,联合建筑公司承建)就处理得较为简化,至于建于1933๑年的永安公司新楼和建于193๑4年的大新公司则明显地受到西方แ现代派的影响。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

中国百年建筑简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