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一)关于洋风建筑(1 / 1)

加入书签 本章报错

中国百年建筑简史强烈推荐:

提到中国古代建筑,你可能马上会想到北京的故宫、颐和园,或者是苏州的园林、安徽的民居;提到中ณ国现代建筑,你可能马上会想到深圳、上海这几年拔地而起的豪华宾馆、高级写字楼。可是,关于中国近代建筑,你印象最深的是什么呢?许多人可能对“近代建筑”这个名词感到陌生----“中ณ国还有什么……近代建筑?”当我告诉你:上海外滩的建筑,就是中ณ国近代建筑的一种典型的代表时,你会恍然大悟----ๅ“不就是那ว些‘洋楼’吗!”一般人所说的“洋楼”,泛指解放前外国人居住的“小洋楼”、使用的“大洋楼”,多见于上海、天津等大城市;但如果从专业研究的角度来看,“洋楼”的内涵要丰富得多,中国近代建筑也不是上海ร外滩的那种“洋楼”就能代表得了的。

历史进入十九世纪后,封建主义的清王朝经历“康乾盛世”而日趋衰落;欧美资本主义แ各国却因工业革命而迅猛展。中西文化交流从明末清初ม开始,就不处在同一个起跑线上;鸦片战争以后,则ท完全以侵略和被侵略的方式进行了。以1้84o年鸦片战争为标志,中国步入了半封建半殖民地的近代社ุ会,以此为开端的中国近代建筑的历史进程,也๣由此被动地在西方建筑文化的冲击、激与推动之ใ下展开了。其间,一方面是中国传统建筑文化的继续,一方แ面是西方外来建筑文化的传播,这两ä种建筑活动的互相作用(碰撞、交叉和融合),就构成了中国近代建筑史的主线。

当然,这样一来,无论怎样,林徽音也不能再回美国去养病了,因为ฦ她知道,梁思成不可能没有她做助手。也只有她,才能帮助梁思成绘制ๆ那些古代遗留下来的亭台、楼阁、庙宇、宫殿的草图,使丈夫的著作更加贴近实际。

在那些怀念的日子,林徽音还继续表给徐志摩的情诗。她临ภ终前,要求并第一次见到了张幼仪,却什么เ话也没说出。张幼仪却明白了,那是她对徐志摩的爱。

1้921้年他学成回国,在途中曾转道欧洲,考察西洋建筑。回到祖国后,他寓居上海,在过养默、黄锡霖开设的东南建筑公司从事建筑设计。当时他是以设计花园洋房为主,较有名的是上海香港路4号的银行公会大楼。后来,他离开东南建筑公司,与人合资经营了真裕建筑公司;不久,又在上海开设彦记建筑事务所,这也是我国早期由á中国建筑师开办的事务所之一。

鉴于吕彦直对建造孙中ณ山先生陵墓的杰出贡献,在他逝世后,南京国民政府通报全国,予以褒奖。第二年,陵园管理委员会,又为吕彦直先生塑立纪念碑。石碑上半部为ฦ吕彦直半身遗像(是由á当时孙中ณ山大理石卧像的作者,捷克著名雕刻๑家高祺制作),下半部是于右任书๰写的碑文。石碑原安放于中山陵祭堂西南角的休息室内,但是,在后来抗击日本帝国主义战争中不知去向,至今下落不明。

从样式研究的角度来看,一般把从十九世纪六十年代到二十世纪二十年代看做中国近代建筑史中的“洋风”(折中主ว义,ec1้ecticism)时期。在此历史时期,以模仿或照搬西洋建筑为特征的潮流居于主导地位。

由于中国国土幅员广阔,各地展很不平衡。在中国近代建筑史的“洋风”时期,中国沿海地区、长江沿岸地区的一些城市,由于轮船航运业的兴起、外国的入侵和不平等条约的签订,较早作为ฦ商埠开放,因此较多地受到เ西方文化的影响,在这些城市出现的某些建筑成为这一时期中国近代建筑“洋风”之典型。而同处于这一时期的中国大部ຖ分内6地区城市,则由á于交通不便,仍处于与外部世界ศ较为隔绝的状态,中ณ国传统建筑文化的表现为强;只有个别城市或因临ภ近边界占据地利、或因铁ກ路建设的展而得益于天时等原因,其“洋风”建筑亦有所兴建。

从198๖7年11月到1991้年1o月,在清华大学建筑学院主持下,中ณ日两国近代建筑史研究者进行合作,共同对中国天津等16个ฐ城市(其中沿海地区、长江沿岸地区城市1้1้个)的近代建筑开展调查工作,历时4年,填制调查表2612๐份,编辑出版《中国近代建筑总览》有关分册1้6本。同时自198๖5年1o月以来,清华大学建筑学院主办了五次有关中国近代建筑史研究的全国性学术会议,表相关论文179篇,出版论文集4本(收入论文92篇)。

本文试在前述研究成果基础之上,选取上海、天津、广州、厦门、营口、青岛、南京、武汉以及哈尔滨、昆明共1้o个城市近代建筑历史进程中有代表性的建筑为ฦ典型,中国近代建筑史“洋风”时期作一初步探讨。

一沿海城市

沿海城市的展同轮船航运业的兴起有直接关系。中ณ国海上之有轮船,以18๖35年英国怡和洋行“渣甸号”(Jardine)为始。到186o年以前๩,西方国家已๐有十家左ุ右的商行和轮船公司的二、三十只轮船进入中ณ国水域。

从1842๐年的《南京条约》到1้86o年的《北京条约》,中国割让香港给英国,6续开放沿海广州等14๒处为ฦ通商口岸,外国轮船自由通航。十九世纪六十年代至二十世纪二十年代,通商口岸逐渐成为ฦ中外共管、文化混杂的城市๦,并对整个中ณ国产生了日益扩大的影响。“主要通过商埠向外扩散的外国影响象滚滚洪流,它大大加了中国传统的国家政体及社会制度的解体和改组。在这一时期,通商口岸内出现了资产阶级和自由主义的萌芽。外国人在中ณ国的活动达到了高bsp;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

中国百年建筑简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