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9节:四轮驱动助力世界级(1 / 1)

加入书签 本章报错

资本的雪球强烈推荐:

同本溪三药的经历极为相似,华源在制药业务的其他板块上也收获甚微。为了维持上市公司的经营和保持继续融资的资格,华源制药不得不铤而走险,在财务报表上做些手脚。根据新า华网的报道,经财政部上海ร办对华源制药的审计,认定2001~2๐00่4年华源制药虚增净利润1?亿元。而根据华源制药的年报,2๐001~2004๒年其披露的净利润๰分别为:18๖87万元、202๐6万元、47๕25万元、1013万元,加起来还不足1?亿元,这意味着如果按照财政部的审计来追溯调整的话,华源制药这4年很可能都是亏损的。

同本溪三药的经历极为相似,华源在制药业务的其他板块上也收获甚微。为ฦ了维持上市公司的经营和保持继续融资的资格,华源制ๆ药不得不铤而走险,在财务报表上做些手脚。根据新华网的报道,经财政部上海办对华源制ๆ药的审计,认定2001~20่04๒年华源制ๆ药虚增净利润1?亿元。而根据华源制药的年报,20่01~2๐004年其披露的净利润分别为:1้88๖7万元、2026๔万元、472๐5万元、1013万元,加起来还不足1?亿元,这意味着如果按照财政部的审计来追溯调整的话,华源制药这4年很可能ม都是亏损的。

实际上,在杜邦三次大转向的背后,体现的是杜邦ะ对未来的预见性、对财务的敏感性、对抢夺市๦场先机的坚定性。

实际上,在杜邦三次大转向的背后,体现的是杜邦ะ对未来的预见性、对财务的敏感性、对抢夺市๦场先机的坚定性。

分析华源进入农业机械的路线图(如图1้?9),可知华源进入和退出的时机都不是最佳的。

分析华源进入农业机械的路线图(如图1?๣9),可知华源进入和退出的时机都不是最佳的。

但从19๗98๖年起,华源凯马的利润๰就开始逐年降低。这一情况,实际上源于华源在1996年进军农机行业时,缺少对市场的深入分析。就行业发展趋势来看,当时的国内农机行业开始走向低谷,农村市场对拖拉机需求萎缩。更重要的变化是,在199๗6年前后,以山东时风集团为代表的农用三轮车企业迅速崛起,农用三轮车不仅速度比拖拉机快,价格也比当时2๐万多元一台的拖拉机便宜。因此,当时的低端市场主要由新兴的农用三轮车占据,高端市场由大马力拖拉机占据,而传统农机市场则逐年萎缩。华源旗๱下各农机企业大多以生产中ณ小马力拖拉机为主,在这种形势下,刚刚诞生的农机航母面临着生存危机。

但从1998年起,华源凯马的利润就开始逐年降低。这一情况,实际上源于华源在1996๔年进军农机行业时,缺少对市场的深入分析。就行业发展趋势来看,当时的国内农机行业开始走向低谷,农村市场对拖拉机需求萎缩。更重要的变化是,在1996๔年前后,以山东时风集团为代表的农用三轮车企业迅速崛起,农用三轮车不仅速度比拖拉机快,价格也比当时2万多元一台的拖拉机便宜。因此,当时的低端市场主要由á新兴的农用三轮车占据,高端市场由á大马力拖拉机占据,而传统农机市场则逐年萎缩。华源旗下各农机企业大多以生产中小马力拖拉机为ฦ主,在这种形势下,刚ธ刚诞生的农机航母面临ภ着生存危机。

“其兴也勃焉,其亡也๣忽焉”。在高负债下,华源航母没有实现乘风破浪ฐ、远征万里的国际化梦想;在驶出港湾前๩,它折戟沉沙,没入了冰冰的海洋。

“其兴也勃焉,其亡也๣忽焉”。在高负债下,华源航母没有实现乘风破浪、远征万里的国际化梦想;在驶出港湾前,它折戟沉沙,没入了冰冰的海洋。

(1้)华源在农机核心技术上没有作为。农机的核心技术之ใ一是农机发动机技术。发动机行业是我国机械行业中一个十分重要的行业,它已经成为汽车、农业机械、工程机械、船舶、内燃机车、地质和石油钻机、军用、通用设备、移动和备用电站等装ณ备的主要配套动力。但从农机发动机的核心技术来看,中外的差ๆ距非常明显。以一汽无锡油泵油嘴研究所为例,他们尽管已在燃油喷射系统等新技术上研究了多年,但由于规模比较小,投资力度也๣不大,至今未取得重大进展;而国外在1้0多年的研究历程中每年的投资都高达上亿美元,产品的市场化已有了5๓年之ใ久。类似的案例表明,华源当初ม在农机上,根本谈不上掌握核心技术,有的只是规模上的扩大。这样销售总量可以一时上去,但却难以拥有很高的技术附加值,这是华源农机迅速衰败的重要原因。

(2๐)华源在纺织核心技术上也๣没有突破。在纺织技术上,华源曾经想通过同国外著名公司合作,引进国外技术,以提高自己的技术含量。但在实践中,这些打算都一一流产。1้994年4月,华源在上海ร建立中纺城。公司成立不久ื,即引进美国杜邦ะ、德国巴斯夫、德国赫斯特等三大化工巨头入驻。但合作之路并不平坦,如表1?๣6所示。

表1้?6华源的合作伙伴

时间华源?๣德国赫斯特华源—美国杜邦华源?德国巴斯夫

19๗94签约兴建年产4500่吨聚酯无຀纺布๧合资项目,华源持股2๐5%签约组建年产2000吨氨纶纤维的合资企业,华源持股仅10%

199๗5直到年底才开始开工土建签约合资兴建年产4万吨锦纶地毯丝以及5万吨聚合切片的合资企业,华源持股30%

1996集团把股份转让给当年组建并上市的华源股份作为ฦ华源股份上市๦招股书的承诺之一,募集资金投入合资项ำ目华源向巴斯夫转让合资公司2๐0%的股份,仅剩ທ10%股份

1้99๗7项目仍处筹建期

1998๖项目从未正式投产过

1999赫斯特和华源相继退出股份,项目转让杜邦退出股份,转投医药部ຖ分投产,当年亏损10่00่多万元。之后,巴๒斯夫将合资公司股份全部转让给美国霍尼韦尔公司

由表1?๣6可见,在与巨头们的合资公司中,华源一般仅持有1้0%~3๑0%的股份,作为小股东,华源并未触及核心业务管理,也未能ม分享核心技术。特别是同杜邦的合作中,华源仅充当了后勤保障的角色。1999๗年以后,杜邦ะ、巴๒斯夫、赫斯特等相继从合资公司撤资。

与这些巨头的合作,并没有给上市๦公司及华源集团带来强势的品牌和稳定的利润,更不要说在技术上实现什么突破了!

华源最初提出打造中ณ纺城,高调提出要与国际巨เ头合作。因此,中ณ纺城曾经被誉为“利用国际资本和国际高新技术改造传统纺织行业的示范基地”,“纺织业高一级发展阶段的样本”。然而这些荣誉早已๐是过眼烟云。对华源来说,高调进入而悄然退却的尴尬已经历多次,比如农机业的全线溃退,中ณ纺城的郁๗郁而终,进军日化的无可奈何,不掌握核心技术的华源,无力改变这种轮回。

有一首叫做《从头再来》的歌中写道:“昨天所有的荣誉,已变成遥远的回忆。勤勤苦苦已๐度过半生,今夜重又走入风雨。”具有豪迈精神、屡败屡战的华源,在提高核心能ม力的前提下,取得优异的成绩!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

资本的雪球